目前,光热电站常用的导热油的最高可允许运行温度为398摄氏度,而且使用不当泄漏后有引起火灾的危险。
Conergy也打算在日本市场东山再起。可以说,日本要想使太阳能电池变为更强大的产业,今后避免不了与海外厂商相互竞争以及共同发展。
对于中国厂商而言,这样虽然避免了最坏事态的发生,但业务环境日益恶化已成定局。由于电池板供应过剩以及被欧美市场拒之门外,今年3月,市场份额曾位居全球首位的中国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宣布破产,此事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对于售电时间延后等风险,通过由Conergy的保险来提供担保,可消除金融机构的担忧。由于日本电池板短缺以及Conergy等EPC运营商进驻,中国等海外厂商终于得以正式涉足日本市场。银星能源于7月22日决定,与日本Century Subaru Solar公司合作,进军日本市场。
制度实行的第一年,大型企业率先开展的项目大多采用日本电池板。但随后,一些中小规模企业也涉足进来。记者:即便现在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确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目前,极个别产能落后的光伏企业也许还存在高污染、高能耗现象,但是这绝不能放大为代表光伏产业特别是产业链上游多晶硅行业的普遍认知。多重利好传来,低谷中的中国光伏产业盼来曙光。记者:但产多用少,我国光伏产品的应用还显得很滞后。这在人类能源利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高能耗,更多是简单看到生产每1公斤多晶硅要消耗近100度电。呼吁强化社会共识明确扶持政策细则记者:您认为,突围我国光伏产业的当前困境,最重要的是什么?刘汉元:近年来国内光伏产业陷入困境,其中虽存在产能和当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但本质上还是全社会对光伏产业发展认识和观念的不到位。
刘汉元:去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4GW,仅占全球的7%,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仅占全国当年8000万千瓦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1/20。因受国外几十年的技术封锁,我国光伏多晶硅发展初期,确实造成过排放上的污染。全球总产量6成在中国装机容量仅占7%记者:我国光伏产业是否具备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条件?刘汉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和出口国。发展光伏产业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可持续供应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落实中央一再强调的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但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看,投入1度电来生产多晶硅,最后形成太阳能光伏组件,它在有效的生命周期(25-30年)内,能够回报25-30度电 ,最高可达30-50度电。这就需要国家首先把引导和凝聚社会共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作为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前置条件或同步举措,真正认识到光伏产业是未来我国乃至全球能源解决的必经之路。但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看,投入1度电来生产多晶硅,最后形成太阳能光伏组件,它在有效的生命周期(25-30年)内,能够回报25-30度电,最高可达30-50度电。正名投入1度电产多晶硅可回报50度电记者:除了欧美双反的打击,我国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所谓高污染、高能耗等质疑,您怎么看?刘汉元:这是一个多年以来严重误读光伏行业的伪命题。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已控制在5000-8000元/千瓦,光伏发电成本则可控制在0.6-0.8元/度,生产过程中所有制造光伏组件消耗的能源投入,光照资源好的地方半年就能收回,光照较差的三、四类地区一年也能全部收回,而组件则可稳定运行25-30年,几乎可做到免维护和零排放会上还传出消息称,四川将建立光伏产业联盟,研究如何做强做大这个千亿产业。
国务院多次发文,相关部委多次出台措施,但国内光伏终端市场一直难以真正启动。8月2日,欧盟表决通过了中欧光伏价格承诺方案;此前7月15日,国务院下发国八条力促光伏产业健康发展;7月24日,中国对美韩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近年来,四川光伏产业已初步形成了涵盖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多晶硅副产物回收利用等环节的产业链条。四川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光伏发电设备产业链完整,拥有从多晶硅材料、切片、电池、组件材料等全产业链设备生产企业,产能达产全行业可实现年产值近1000亿元,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产能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三,完全可以成为我省工业新的战略增长点。其他未承诺企业对欧盟出口上述产品将被征收47.6%(非承诺的应诉企业)或67.9%(非应诉企业)的反倾销税。半个月迎来三重利好,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光伏产业应趁机加快产业升级。四川省光伏行业一人士称,由于连续几年的全行业不景气,四川本土7家多晶硅企业中,维持生产的仅有一两家,其他则全部处于设备检修状态,并没有实际生产。
就在本月初,全国最大的民用光伏发电项目在攀枝花正式并网一个月,呼吁多年的启动国内光伏终端市场,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步骤。即便在维持生产的一两家企业中,以通威旗下的永祥多晶硅为例,主要产品也都以自销和内销为主,几乎不涉及对欧盟的出口业务,自然也不会参与应诉。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呼吁了多年的国内光伏终端市场,可能有了启动的迹象。欧委会还发布了94家参与价格承诺的光伏企业名单,8月6日起,这94家企业对欧盟出口硅片、电池、组件可免征反倾销税。
该项目所发电量优先满足攀枝花学院用电,富余电量并入国家电网。泥潭中的中国光伏产业,终于免受灭顶之灾。
此次反倾销调查,这些企业自然没有动力参与应诉。作为四川为数不多的参与应诉的企业,成都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也参与了应对,但未能进入最终的94家免税名单。攀枝花试点国内最大民用光伏发电项目长期以来,国内光伏企业陷入泥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销售严重依赖国外。值得注意的是,英利、尚德、赛维、天合光能、晶科等光伏大企业全部出现在免税名单上,而作为传统光伏产业大省,四川省所有光伏企业均没有进入免税名单。
目前,四川拥有重点光伏企业14户,其中多晶硅企业7户,多晶硅产能20000吨;电池和组件企业7户,硅片产能约670MW/年,太阳能晶硅电池产能800MW/年,组件产能550MW/年,非晶硅薄膜电池产能360MW/年。该项目是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第一批次项目,既是全国最大的民用光伏发电项目,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同时还是四川首个成功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
在攀枝花学院内现有的21栋建筑物屋顶,安装了崭新的太阳能面板,装机容量2100千瓦,年发电量达261.01万千瓦时。7月25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组织相关光伏企业及市州经信委负责人,召开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
8月2日,欧盟和中国光伏双反和解。但是,这一现象在最近有望产生变化。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8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33.12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10吨。7月25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就牵头召开了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四川将建立光伏产业联盟,做强做大这个千亿产业。做大千亿产业 四川欲建光伏产业联盟数据显示,四川是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发展最早的省份之一,到2009年,全省有7户多晶硅企业投产,产能达到14060吨,实际生产多晶硅3078吨,约占全国产量20230吨的15.21%。四川省经信委的报告中也提到,要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四川应重点开发两类光伏发电市场,即攀西地区城镇屋顶光伏市场和无电地区小型风光储互补发电市场。
输欧反倾销税 四川企业未进免征名单8月6日起,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开始正式实施,设定的价格底线为每瓦0.56欧元,同时中国输欧光伏产品每年总量不得超过7GW,有效期到2015年底。7月2日,目前国内最大民用光伏发电项目攀枝花学院2100千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在攀枝花市建成投运
做大千亿产业 四川欲建光伏产业联盟数据显示,四川是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发展最早的省份之一,到2009年,全省有7户多晶硅企业投产,产能达到14060吨,实际生产多晶硅3078吨,约占全国产量20230吨的15.21%。但是,这一现象在最近有望产生变化。
四川省经信委的报告中也提到,要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四川应重点开发两类光伏发电市场,即攀西地区城镇屋顶光伏市场和无电地区小型风光储互补发电市场。四川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光伏发电设备产业链完整,拥有从多晶硅材料、切片、电池、组件材料等全产业链设备生产企业,产能达产全行业可实现年产值近1000亿元,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产能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三,完全可以成为我省工业新的战略增长点。